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高考 >> 招生章程 >> 文章正文 最新消息:  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招生专业介绍   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本专科招生章程   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招生来源计划表   云南民族大学2008年本专科录取分数线   云南民族大学2008年云南省分专业理工录取分数线   云南民族大学2008年云南省分专业文史录取分数线   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招生章程   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招生计划(省外部分)   云南民族大学2009年招生计划(云南省内)   昆明理工大学今年计划在云南省内招生4273人 
 
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招生专业介绍
整理自:昆明理工大学 2009-6-5 13:40:26

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招生专业介绍

学校简介

昆明理工大学创建于1954年,现已发展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济、管理、文学(含艺术)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云南省规模最大、办学层次和类别较为齐全的重点大学。学校莲华、新迎、白龙校区坐落在四季如春的昆明市区内,占地面积1800亩;已经投入使用的呈贡新校区,位于昆明市呈贡大学城,占地面积3200亩。

学校现设有21个学院和3个教学部,有74个本科专业,在全国设有60个函授站,有61个夜、函大本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学生20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000余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在我校设立“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现有601名国防生在读。

学校有教职工3349 名,专任教师1804人,其中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 902 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 1 人及兼职两院院士 23 人;博士生导师 118 人,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带头人 110 人;有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 5 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85 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人才26 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27 人、后备人才41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 15 人, “ 百千万人才工程 ” 国家级人选 6 人,教育部 “ 高校青年教师奖 ”2 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5人。

学校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7个省级重点学科、9个省院省校合作共建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有6个博士后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27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3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和1个 MBA 授权点。

学校现有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环保部工程技术中心、2个教育部共建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部级检测站、2个省级产学研联合开发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能源效率中心和1所甲级资质的设计研究院。图书馆藏书265万册,有中外文期刊5500多种,电子图书100余万种,是“全国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西南地区有色金属专业文献信息中心”。2000年以来,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31项;累计科研经费超过10亿元;科技成果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63项;出版论著577部;发表论文11437篇;戴永年院士获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2005年被教育部评估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优秀学校”。

学校全面贯彻实施“质量工程”,成立专门机构,明确建设目标,制定实施措施,规范管理,投入保障经费1475万元。先后获国家级精品课程4门、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性课程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通过国家专业评估与认证的专业5个、获国家一类特色专业3个,08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二批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高校。在教学管理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学校重新修定的“2008版本科培养方案”全面推进了创新教育;改革了培养模式;加强了专业特色建设。实施因材施教,创建分层次培养体系;构建宽基础平台,实行大学科基础教育;突出创新精神,加强实践能力培养;重视工程教育,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先后推行了“优秀学生转专业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辅修、双专业、双学位制”;赋予学生四项自主权,即自主选课、选教师、选学习进程、选专业方向等激励机制,为学生走出“一考定终身”的制约和个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

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与交流,与美国、德国、法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的6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发起并参加了由中国和5个东南亚国家的11所大学组成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学术与研究联合体”,是该联合体四个重点领域之一“中小企业发展”领域的牵头院校。

昆明理工大学的发展目标是:到2010年,把学校初步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为我省和西部地区培养高层次科技人才和应用人才的重要基地、应用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的重要基地、科技开发与应用的重要基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重要基地、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研究咨询中心。

 

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统一招生,一年级以后分二个方向培养,学生根据爱好及就业市场可选择方向:方向一,矿产资源勘查方向,培养从事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评价、研究和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方向二,环境水文工程地质方向,培养从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及资源开发的环境效应研究、旅游资源开发、设计、管理和决策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范围:以矿产资源勘查与开发、资源环境评价与资源优化配置、基础工程勘察、自然旅游资源评价和地质环境保护为专业主要业务范围。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以下知识和技能:1.奠定地球科学理论基础;2.熟练掌握外语、计算机应用技能;3.掌握现代遥感技术、计算机图像技术、现代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和现代地球化学找矿技术;4.有从事城乡建设的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勘察和研究的能力;5.具有工程地质和资源经济管理能力;6.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环境的能力。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在政府决策部门、企事业单位、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资源环境保护、开发与规划,城乡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复合型管理与科研人才。

业务范围: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以下知识和技能:1.地球科学、环境科学与管理科学等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2.遥感图像解译与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与开发的技能;3.矿产、旅游、水与土地等资源的评价、开发、规划与管理。

测绘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城市建设、国土资源开发、各种工程建设中与测绘相关的测量规划、设计、实施、管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以地球表面及空间信息的合理采集、科学处理及表示为其主要业务范围。学生毕业时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数学基础理论与应用;2.计算机理论与应用;3.各种工程控制网的优化设计、施测及数据处理的理论与方法;4.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字化测绘;5.工程建筑物的施工放样、变形观测及数据处理;6.GPS、GIS与RS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7.地籍管理等土地信息学知识;8.工程测量生产管理及工程建设基本知识;9.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10.能够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书刊。

地理信息系统(GIS)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城乡建设规划、国土资源与环境信息工程、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等以空间(图形)数据为基础的GIS项目的设计、开发、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以从事地理信息系统设计、软件开发与应用以及工程管理为其主要业务范围。学生毕业时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2.计算机基本理论及应用能力;3.理解和熟练应用GIS软件,以及GIS软件开发能力;4.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实际操作能力;5.理解空间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具备建立空间数据库的基本能力;6.基本的遥感数据处理能力;7.理解GPS和RS的基本原理及应用;8.了解3S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产业发展状况;9.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10.掌握一门外语,具有阅读本专业文献的能力。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能从事土地调查、土地评价、土地规划、土地信息技术、土地综合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以在国土、测绘、城建、农业、水利、交通、房地产等部门及相关领域从事土地管理、土地调查、土地测绘、土地规划、土地工程设计、土地评估、土地信息技术、土地开发经营等工作。学生毕业时将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掌握现代资源学、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土地管理、土地法规的基础知识;2.受到土地调查、土地测绘、土地评价、土地规划设计、土地信息技术等基本技能训练;3.熟悉国家土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4.具备土地综合管理的基本能力;5.在校期间完成注册土地估价师的基本训练;6.了解土地利用与管理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7.能够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国语阅读本专业书刊。

采矿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固体矿床开采的基础理论和现代科技知识,能从事矿床开采设计、施工、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并能从事岩土工程领域技术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的主要业务范围是,根据矿床的地质条件进行矿山开采设计、规划,合理选择开采系统参数、工艺及设备。有效地组织、管理矿山和岩土工程领域的生产,安全、经济、高效地开采有用矿物。

安全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安全科学基础知识、解决安全问题的基本技能,具备矿山、冶金、化工等行业的安全工程技术基础和安全管理知识,掌握多种事故预防手段,能有效预防事故、进行事故后损失控制的综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能应用相关安全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管理手段解决安全工程技术及管理问题。可从事企事业单位、行政职能部门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职业健康安全评价;安全管理体系规划与设计;安全科学理论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安全教育、培训与咨询等工作。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矿物分选及加工基本理论和方法,能从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生产、经营、设计、研究和开发工作,并具有技术经济知识、经营管理能力和较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按各种矿物的不同性质,采用多种物理分选、化学分选、生物分选方法和先进的工艺流程及设备分离有价矿物,并利用当今科技手段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专家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神经网络技术,最大限度地回收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为冶炼、材料和其他产业部门提供优质原料及产品。毕业时可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矿物加工工程基础理论和工艺技术;2.矿物加工生产技术及经营管理能力;3.矿物加工工艺设计的基本能力;4.矿物加工实验和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5.计算机应用的基本技能及自动控制的基本技能;6.矿物产品深加工和开发能力。

材料与冶金工程学院

冶金工程专业

1.1学科简介:冶金工程专业是国家级“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和省级重点专业,是我校历史最悠久的特色优势专业之一,经过5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该专业已成为我国冶金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综合实力居国内领先水平,在国内外均具有较高的声誉。现有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院省校共建重点学科1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冶金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下设有色金属冶金、冶金物理化学、钢铁冶金、材料循环工程、应用电化学工程、冶金能源工程、冶金控制工程、冶金资源与生态环境、生物冶金、生产过程物流学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招收高等学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遍布全国冶金及相关领域的生产、科研、设计单位和大专院校。毕业生中,涌现出了以徐祖耀、殷之文、张国成、戴永年4位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才。

1.2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具备冶金物理化学、冶金传输原理、冶金过程控制、钢铁冶金和有色金属冶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冶金、化工、材料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设计、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1.3业务范围:毕业生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制图、机械、电工与电子技术和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掌握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过程的基础理论和生产工艺知识;3.具有黑色和有色金属冶金生产组织、技术经济、企业管理、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和工业设计的初步能力;4.具有分析解决本专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以及进行科学研究,开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初步能力;5.了解本专业和相关学科的科技发展动态。

1.4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金属学及热处理、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热工仪表及控制、技术经济学、工程力学、冶金原理、传输原理、冶金设备基础、冶金工程设计基础、冶金实验研究方法、重有色金属冶金学、钢铁冶金学、轻稀贵金属冶金学等。

1.5就业领域: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为各类冶金企业的工程技术、科研、设计、生产管理、技术经济管理岗位;科研设计院所、学校的相关学术领域;还可在材料、化工、环保、机械等行业所属的相近专业性质的岗位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1.1学科简介: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为昆明理工大学传统优势学科之一,是我国材料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本学科现有教育部稀贵金属材料重点实验室1个,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国家工程中心1个,云南省新材料制备与加工重点实验室1个,授牌省级重点学科1个;建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博士后流动站1个,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硕士授权点,下设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多个自主设置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并有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材料工程的工程硕士授权领域;拥有材料学与材料加工工程2个高校教师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突出的学科优势和基础,学科特色鲜明,在材料行业具有重要的影响。

1.2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具备坚实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全面掌握材料的组成、结构、性能、制备、加工、应用、开发等方面的综合知识及相互关系,具有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能从事材料科学与相关工程技术领域的生产技术、工程设计、新产品与新工艺研究开发、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营销与贸易及材料科学与工程教育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与研究人才。

1.3业务范围:毕业生能够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材料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2.掌握材料的研究制备方法、测试技术,具有正确选择和合理使用材料的知识与能力;3.具备研制、改善传统材料,研究开发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及新产品的初步能力;4.基本掌握材料工业生产工艺及设备基本原理,具备从事工程设计、工程技术、经济、管理、营销与贸易的初步能力;5.掌握材料及其制品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能力;6.了解材料与工程学科领域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具有综合应用工程技术方法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1.4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大学物理、物理实验、普通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制图、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金属学及热处理、电工及电子技术基础、热工仪表及控制、技术经济学、工程力学、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现代材料测试技术、材料性能学、材料工程设备、材料学等。

1.5就业领域:本专业具有广泛的就业方向,凡与材料及相关领域如:材料工业、汽车工业、航空航海、电子电器制造、烟草工业、轻工业和建材等行业中工程技术、科研、设计、新产品与新工艺研究开发、质量控制、生产组织管理、营销与贸易等岗位均有就业和发展机会,也能从事材料学科科研(设计)院所(校)的相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宝石及材料工艺学专业

1.1学科简介:数百年来,翡翠的鉴定、评价、加工、销售等在云南相关地区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成为云南的重要产业,独特的地域优势使云南成为中国最早开发利用宝玉石资源的地区。为充分利用云南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200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我校“宝石及材料工艺学”本科专业开始在全国招生,目前是云南省唯一的宝石学科类本科专业,在读本科生140余人。

1.2培养目标:培养面向21世纪、适应现代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珠宝玉石、贵金属首饰材料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珠宝玉石的鉴定、质量评价与研究的能力,掌握珠宝首饰设计方法与加工工艺技术,具有市场营销和管理的理论及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开拓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实用人才。

1.3业务范围: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结晶学及矿物学、宝石学、宝石仪器与鉴定、翡翠学、珠宝首饰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珠宝首饰的鉴定研究、造型艺术设计、经营管理、计算机应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较全面地掌握宝玉石的地质矿产资源、物质成分、晶体结构、宝石鉴定、优化处理、价值评估、款式设计与加工工艺等知识,具有珠宝首饰与材料工艺学方面的研究、鉴定、设计、加工、贸易等方面的能力。

1.4主要课程:大学英语、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大学物理、无机化学、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结晶学与矿物学、宝石学、宝石仪器与鉴定、翡翠学、珠宝首饰设计、珠宝首饰加工与制作工艺学、珠宝市场营销学、现代测试技术概论等。

1.5就业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到国家或省级珠宝首饰检验鉴定机构、珠宝首饰加工企业、商贸公司、旅游部门和学校等单位,从事宝石与材料工艺学的鉴定、设计、加工、贸易营销、市场评估和管理工作,也可从事相应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机电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及研究型人才。

业务范围:本专业毕业生能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系统地掌握本专业技术基础理论知识;2.具有本专业的工程图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现代控制理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机械电子基本工艺操作等知识;3.具有液、气压传动与控制、数控技术、测试技术与信号分析等方面的相关知识。

就业领域:本专业具有广泛的就业方向,凡与机电设备、电子产品研究、设计、制造、经营、管理有关的领域如:汽车工业、钢铁冶金、电子电器制造、烟草工业、轻工业、医疗器械等行业均有就业和发展机会。

工业设计专业(艺术理)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工业设计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综合素质良好,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及其相关领域的设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表现技法、构成设计、设计美学、产品开发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模型设计与制作、工业设计工程基础、计算机辅助设计、数字动画设计等课程。

工业设计专业(艺术理)面向艺术类理科考生招生,学制四年,授文学学士学位。

工业设计专业(理工类)

培养目标:培养在产品设计及其相关领域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综合素质良好,能在企事业单位、专业设计部门、科研单位从事以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为核心的相关设计、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表现技法、构成设计、设计美学、设计方法学、机械与结构设计、工业设计工程基础、模型设计与制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产品开发设计、人机工程学等课程。

工业设计专业(理工类)面向理工类考生招生,学制四年,授工学学士学位。

工业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熟悉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基础,掌握生产过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具备综合应用现代制造工程、现代管理理论、信息技术应用和系统工程方法的知识,具有为现代企业、服务机构以及政府部门的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评价、管理和运作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数据库与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运筹学,系统工程,基础工业工程,工程经济学,会计学,人因工程学,物流与设施规划,质量管理与可靠性,生产计划与控制,系统模拟与仿真。

业务范围: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业工程领域的有关制造工程、管理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应用工业工程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训练,初步具有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组成的复杂系统进行分析、规划、设计、评价、管理和运作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到工、商、企、事业单位及政府等部门,从事工程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包装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是培养以包装印刷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复合型高级包装工艺师和高级印刷工艺师。

业务范围:毕业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1.具有扎实的工科领域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科基础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2.系统地掌握本学科的学科基础知识,包括机械学、包装学、印刷学、计算机、非金属材料学、环境科学等基础理论知识;3.学习产品包装设计、包装技术与设备、包装生产组织与管理、质量检验与控制、成本核算等为核心内容的包装工艺师主干课程; 4.学习印刷制版、印刷技术、印刷机械、油墨和纸张、印刷品质量检查与控制、印刷生产组织与管理、成本核算等为核心内容的印刷工艺师主干课程;5.依托学校和专业建立的实践教学基地,在大型包装企业和印刷进行长期实践的实际工作能力;6.具有科技信息检索能力、科技开发能力和生产组织管理能力以及较宽广的工作适应能力。

就业前景: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部门、科研院所、学校从事宣传、设计、研究与教学工作;本专业的高级包装工艺师方向可以在包装企业从事产品开发、包装生产与管理、工艺制定和成本控制等;本专业的高级印刷工艺师方向可以在印刷企业从事印刷制版、印刷生产与管理、工艺制定和成本控制等。包装工程专业就业前景广阔,本专业的学生在大型电子企业、印刷企业、包装企业、食品行业有广阔的前景,

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一个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工科技术专业,该专业的主要特色为:面向社会需求、注重学科基础、拓宽应用范围。专业以培养学生德、智、体、能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为目标,系统、全面地掌握信息科学、计算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文章
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本专科招生章程  2009年昆明理工大学招生来源计划表
昆明理工大学招生办  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高考招生章程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